中新网贵州新闻10月14日电(陈由醒 王俊星)为增加蒙江坝王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斑鳠资源种群数量,提高社会公众对水生野生保护动物关注度和保护意识,10月12日,罗甸县举行2024年珠江重点水生生物斑鳠增殖放流活动。

  启动仪式上,罗甸县人民政府、黔南州农业农村局、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相关负责同志分别致辞,对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做了详细介绍。随后,贵州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同志致辞并宣布活动开始。

  增殖放流现场,工作人员将斑鳠鱼苗放在小盆里,沿河边摆放,各界代表一同来到河边,亲手将一尾尾斑鳠鱼苗放归自然。据了解,斑鳠是罗甸县众多鱼类资源中的优秀代表,也是珠江四大名鱼之一,2021年2月被列为国家二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珠江水系红水河上游的蒙江是斑鳠的原产区,也是斑鳠的种质资源保护区,此次增殖放流地点选择位于罗甸县龙坪镇新艾村的下立亭河滩,能很好兼顾斑鳠鱼苗生存的适应性和安全性。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斑鳠生存状况的好坏就是整个珠江水系生物多样性好坏的一个重要标识,今天把斑鳠鱼苗放流到它的栖息地里面,对于它的原产地、原种群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会长李彦亮说,他希望通过放流活动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保护斑鳠就是保护珠江生态环境。

  “蒙江这里山清水秀,水质非常好,我们的斑鳠是这里的一个原生土著种,所以它非常适应这样的环境。”中国水产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副所长朱新平告诉记者。

  据悉,此次增殖放流活动共投放斑鳠鱼苗9.93万尾,对有效恢复土著鱼类种群数量,改善和优化水域的群落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罗甸县一直十分重视斑鳠的保护工作,早在2009年就申报成立了“蒙江坝王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后来又建立了斑鳠仿生态保种场,并联合贵州大学开展斑鳠人工繁育攻关工作,2024年6月,罗甸县斑鳠保种场成功获得斑鳠省级原种场批复,当天放流的斑鳠鱼苗,就来自于罗甸县斑鳠保种场。下一步,罗甸县相关部门将持续加强对放流区域的监测和管理,持续开展好斑鳠等鱼类资源保护工作。同时,也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保护斑鳠等水生生物的意识,共同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力量。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