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联合助力毕节二次元手办产业发展
中新网贵州毕10月11日电(张红艳) “预计10月底,我们与毕节明月工艺美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毕节明月)合作的明月工作室将正式启用。”连日来,位于毕节七星关区高等职业中学的明月工作室正在抓紧施工,项目负责人陈娇老师站在即将完工的工作室前充满期待地说,这个工作室是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成果。
近年来,毕节市紧抓东西部协作的机遇,积极引进优质企业,推动产业升级。2021年,东莞明月工艺美术有限公司在毕节成立分公司毕节明月。几年间,便从一个小团队发展成拥有 1300 名员工的大企业。生产部经理王冬阳自豪地说:“毕节的地理位置、劳动力资源以及持续改善的营商环境,为我们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研发室工作人员在雕刻手办模型 张红艳摄
王冬阳说:“我们紧跟市场潮流,产品涉及初音、犬夜叉、火影忍者、天官赐福、原神等。订单已排到 2026 年,供不应求。”
王冬阳认为,二次元消费市场的快速增长,尤其是国漫的崛起,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不断扩大厂房规模、增设手工车间,计划年底将员工规模扩展到2000人,有望成为明月公司在全国的最大厂区。2023年,公司产值已接近8000万元,出口金额达5000万元,预计2024年将突破1.1亿元。

公司生产的洛天依手办。 张红艳摄
在毕节明月的研发车间,工艺师傅熊奇虎正指导从当地美术专业毕业新入职的员工。 公司采用 “老带新” 传承技艺,并与高校合作培养二次元人才。即将建成的毕节七星关区中等职业学校的明月工作室,正是这一合作模式的生动实践。学生们在这里不仅能够学习到精湛的生产技艺,还能通过实训获得补贴,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工作室设立的目的是技术指导和人才培训,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学校的骨干教师们利用2024年暑假时间深入企业学习,不仅掌握了手办制作的全流程技术,还与企业合作编写了《工业化企业就业指导》《金属雕刻》《动漫色彩》等教材,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老师陈娇说,2024 年学校首届工艺美术专业已经吸引了 20 多名学生报名,这些学生将在工作室学习,为以后的职业发展做准备。
毕节明月还与毕节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等多所高校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通过订单培训等方式共同培养二次元人才。同时,还采取孵化模式鼓励创意人才组建工作室,以保证产品的质量,激发创意人才的积极性。现在公司已经招募了 22 名本科生进行孵化培训。(完)